您现在的位置: 安息香 > 安息香性状鉴别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天灸疗法之三伏贴,最适合虚寒体质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10/13 13:38:18

天气渐渐炎热起来,即将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,对虚寒体质的人来说,也是调养的最佳时期,可以借助大自然的温热之力。现在又快到贴三伏贴的时间了,今天就和大家说说三伏贴。

什么是“三伏贴”?哪些人适合三伏贴?今年的三伏贴是在哪天?贴完三伏贴要注意啥?什么人不适合三伏贴?应该找什么样的医生来贴?

什么是“三伏贴”?

三伏贴属于中国古代的天灸疗法。就是在三伏天里,即夏天的初伏、中伏、末伏期间,将药物贴敷在穴位上,通过穴位直达经络和脏腑,来治疗某些容易反复发作的虚寒性疾病,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。特别是一些冬天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,比如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鼻炎等,因此也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。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,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这时候来调理虚寒性体质,可以借助自然力量,顺势而为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哪些人适合三伏贴?

总的来说,虚寒体质的人更适合三伏贴。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,比如容易反复发作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炎,慢性胃炎、慢性腹泻等问题;以及由于受寒导致的月经迟来、月经淋漓不净、痛经、卵巢早衰、颈、肩、腰、膝酸痛;特别是对小儿咳嗽、哮喘、厌食、遗尿等,三伏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。

今年的三伏贴在什么时间?

三伏贴通常在每年的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各贴一次。连续贴3年为一疗程。疗程结束后,可以继续贴,以巩固疗效。

 00年三伏天分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共40天,具体如下:

  初伏:公历00年7月16日(农历五月廿六)--00年7月5日(农历六月初五)

  中伏:公历00年7月6日(农历六月初六)--00年8月14日(农历六月廿五)

  末伏:公历00年8月15日(农历六月廿六)--00年8月4日(农历七月初六)

每次贴的时间最好是在上午9:00~下午15:00。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、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间。

贴完三伏贴需要注意啥?

贴完三伏贴,需要好好护理,下面是注意事项:

1、半小时左右查看一次:贴药后皮肤有热感,或有轻度痒感,属正常反应,如出现局部皮肤发红、发痒、疼痛、红肿,应立刻取下药贴。若出现发热、咽痛等症状,也应立即停止贴敷。

、两岁以下宝宝不宜:婴幼儿皮肤较细嫩,容易灼伤皮肤,两岁以下不宜贴敷。两岁以上宝宝即使需要贴,也要严格控制时间,家长要时时观察孩子皮肤有无红肿,还要注意观察孩子表情,看看孩子是否有不适,以便及时取下药贴,避免灼伤宝宝皮肤。每次贴敷时间,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、皮肤、及身体状况而定。

3、贴敷当天禁食发物和生冷:当天需注意禁食“发物”,如海鲜、牛羊肉、虾、蟹、海产品、韭菜、桂圆等,另外不宜吃冷食,如冰淇淋、冷饮等,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。同时应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。

4、适合宽松两段式服装:由于选穴多位于颈背部、腹部、腰部、腿部,所以贴敷当天不要穿连衣裙、连体裤、紧身裤。最好选择宽松、吸汗及透气的棉、麻或丝质服装,避免过多汗出,以便保持局部的良好环境,也方便贴药和查看。

5、贴敷期间避免空调及受凉:贴敷期间要避免吹空调、风扇,以免寒邪侵犯经络,影响三伏贴的疗效。

6、贴敷后的皮肤养护:在取下三伏贴后,小时内不要洗澡,可用温水冲洗局部,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止痒药物。

7、贴药前后不要剧烈运动:贴敷当天不要剧烈运动,避免因出汗过多,导致药物脱离皮肤,或是引发皮肤过敏。

哪些人不适合三伏贴?

很多人认为三伏贴可以有病治病,没病强身,不管自己体质是否适合,盲目的去跟贴,反而可能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不适。一般来说,三伏贴比较适合虚寒及寒湿体质的人,不适合体质偏热、阴虚体质以及皮肤容易过敏的人。属于上热下寒体质的人,可以贴三伏贴,但需要正确选取穴位,以免引起上火。皮肤有破损、皮肤过敏者、孕期、经期、糖尿病患者、以及小于两岁的宝宝都不能贴。还有就是正在患病的人不适合三伏贴,比如正在感冒、发烧、咳嗽,或是正在发病期的其它病症。

应该找什么样的医生来贴?

我们都知道,三伏贴需要贴在穴位上,穴位的选取、穴位的搭配、以及穴位找的是否准确,会直接影响三伏贴的效果。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最好找擅长针灸治疗的医生,以便准确选取穴、合理组合穴位。首先要请医生诊断你的体质是否适合三伏贴,然后根据你的情况,有针对性的选取穴位。不同的人,不同的身体情况,选择的穴位会有很大不同。

1、哮喘取穴肺俞、百劳、膏肓药物白芥子、延胡索各30克,甘遂、细辛各15克,麝香1.5克,生姜汁适量。

、虚寒性便秘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药物巴豆克,吴茱萸6克,肉桂3克,生姜汁少许。

3、风湿性关节炎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、白芥子、老虎草、独蒜头任选一种。

4、高血压取穴神阕涌泉药物吴茱萸60克,槐花30克,珍珠母30克,米醋适量。

5、过敏性鼻炎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:白芥子5克,细辛、甘遂、玄胡各克,麝香1.5克,姜汁适量。

药物的制备方法:采用洁净药材,将药物烘干,粉碎,过80~10目筛,备用。

姜汁的制备方法:采用生姜,洗净,粉碎,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。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%~**之间适当调整,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。

生药粉和生姜汁或醋的比例为10克:10毫升,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。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,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,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。

贴敷方法

先将贴敷部位用75%乙醇或碘伏常规消*,然后取直径1厘米,高度0.5厘米左右的药膏,将药物贴于穴位上,用5厘米×5厘米(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)的脱敏胶布固定。

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~6小时,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.5~小时。

②具体贴敷时间,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。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,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,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,可自行取下。

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,结合针灸、经络与中药学,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,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、热性刺激,达到治病、防病的效果。

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**热,气温**高,阳气**盛的阶段,在这一阶段,人体腠理疏松,经络气血流通,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,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(庚日为金,属大肠,大肠与肺相表里),为温煦肺经阳气,驱散内伏寒邪的**佳时机。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、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敷贴,相得益彰,共收扶正祛邪之功,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(亦即“三伏贴”)。

现不同病症三伏贴的配方也稍微有所区别,下面来了解详情。

一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。

药物组成:以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细辛、生姜作为基本处方,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。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、麻*、肉桂、小茴香等。

药材炮制: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,且均用生药,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。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、发红,甚至起泡。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,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,又可以保障用药的**性。

贴敷时机:一般在每年夏季,农历三伏的初、中、末伏的**天进行贴敷治疗(如果中伏为0天,间隔10天可加贴1次)。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,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~10天。

疗程: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。疗程结束后,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,以巩固或提高疗效。

贴敷部位: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,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、大椎、定喘、膏肓,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、膈俞、肾俞、脾俞等穴位。

二、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。

药物组成:

虚贴方:*芪、苍术、沉香、肉桂、补骨脂等。

温阳驱寒方:白芥子、细辛、甘遂、干姜、仙灵脾、延胡索、小茴香。

药材炮制: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,药物均采用生药。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。

实施时间:头伏开始,隔7天贴1次,至末伏止,连贴3年。

实施方法虚贴方:属肺虚、脾虚、肾虚患者选用。选择肺俞(双侧)、脾俞(双侧)、肾俞(双侧)、心俞(双侧)、定喘(双侧)。肺虚者加太渊穴(双侧),脾虚者加足三里(双侧),肾虚者加太溪(双侧)。

温阳驱寒方: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。选择肺俞(双侧)、脾俞(双侧)、肾俞(双侧)、膈俞(双侧)、气海(双侧)。

三、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。

药物组成: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细辛、肉桂,其比例为4∶4∶∶∶1。

贴敷时机: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,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,1个疗程共贴10次。

疗程:每年贴敷1个疗程,连续贴敷3年。

贴敷部位:一般以经穴为主,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、心俞、膈俞六个穴位。临床可根据辨证,肺气虚者加膏肓、膻中;脾气虚者加脾俞、关元;肾气虚者加肾俞、定喘。

四、咳喘灵膏药三伏贴配方。

药物组成:苏合香、松脂粉、麝香、冰片、川贝、冬虫夏草等生药。

功能:止咳祛痰、解痉平喘、扶正祛邪、增强免疫力。

适用范围:对急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过敏性哮喘

三伏贴因为有些中药会有起泡,所以气泡不要慌,用消*过的针在下缘戳破就可以了。

特别提示:替代名贵药(非常实用)麝香=白芷:冰片=4:1。

麝香——侧柏叶10g,白芷10g。侧柏叶含麝香酮(现改名为侧柏叶酮)、白芷开窍。

麝香开窍、活血、催生、兴奋。——冰片、苏合香、安息香。

傅文录经验:如汤剂时石菖蒲、白芷、威灵仙三味代替麝香,疗效显著。石菖蒲30g、白芷30g、威灵仙10g。

麝香(外用)——用丁香、樟脑和冰片研末代替。用细辛白芷葱白来代替麝香.葱白要用鸡腿葱。

长按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anxixianga.com/xzjb/6477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冀ICP备2021018620号-15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安息香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